关于举办吉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生民族文化节“石榴花开映团结 青春同心‘艺’家亲”主题短视频比赛的通知
各单位: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间交流与团结,展现各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增强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促进民族团结,提升我院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热爱,学院党委统战部、团委、学生工作部(处)、马克思主义学院决定联合举办吉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生民族文化节系列活动主题短视频比赛,旨在通过短视频创作弘扬多元民族文化,引导青年以视听语言展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作实践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石榴花开映团结 青春同心“艺”家亲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统战部、团委、学生工作部(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承办单位:新媒体学院
三、活动时间
2025年7月至9月
四、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
五、活动要求
(一)参考选题
非遗技艺、传统手工艺:聚焦少数民族非遗手工艺,记录非遗手工艺品制作过程,展现青年人学习、传承非遗,促进民族文化延续与创新;通过匠人视角展现传统技艺的智慧传承,揭示纹样与符号中承载的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
饮食文化:探寻各地特色美食制作工艺,通过呈现民族家庭、社区的特色饮食,挖掘食物背后的迁徙故事、节庆礼仪,展现“舌尖上的民族交融”。
民族服饰: 记录民族传统服饰从一针一线开始的艺术旅程。聚焦选材(天然染料、特色织物)、设计构思(古老纹样寓意)、裁剪缝制,到精湛刺绣、饰品打造的全过程细节。讲述服饰图案背后所承载的吉祥寓意与家族故事,凸显民族服饰承载的情感与文化记忆。
节庆、仪式、表演艺术:呈现民族庆祝节日或举行仪式的方式,或展现在同一节日中多民族共同欢庆的场景,捕捉仪式中歌谣、特色舞蹈、神圣流程所传递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力量,凸显文化共享与情感共鸣。
音乐、艺术、现代传承:以民族音乐、舞蹈为线索,探索古老歌谣如何在新一代年轻人中运用新媒体、流行元素、跨界融合等方式进行创新表达与传播,使之成为连接传统根脉与现代生活的“声音与肢体纽带”。展现传统文化在青春活力中焕发的全新魅力。
建筑、聚落、生活场景:漫步特色村落,记录探访民族村寨的学习之旅;拍摄多元文化的市井交融,拍摄传统建筑的结构美与生活气息。
(二)作品要求
1.紧扣“石榴花开映团结 青春同心‘艺’家亲”主题,聚焦展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内容合理丰富:紧扣主题,立意新颖,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感染力。注重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得虚构或夸大事实,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表达流畅,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3.短视频技术要求:视频画面稳定、清晰,色彩自然,无明显抖动、模糊、失真等现象。音频清晰,无杂音、噪音干扰,声音与画面同步。剪辑合理,节奏紧凑,转场自然,字幕规范,作品制作精良。
六、作品报送方式
1.各分院自行收集本学院的作品,经各分团委初审合格后,于2025年9月9日前将附件1,报名表、附件2汇总表和参赛作品统一发送至指定邮箱内(不接受个人投稿),邮件主题和文件名称以“参赛单位(某某分院)短视频作品”命名,参赛作品文件名要以“参赛单位+学生姓名+学号”命名,如:新媒体学院张三621436100#。
(1)短视频作品(视频格式为 MP4,分辨率不低于 1280×720,帧率不低于 25 帧/秒,视频时长在 3 - 8 分钟之间,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 10 分钟。)
(2)一份电子报名表(见附件1)
2.作品源文件自行保存。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
八、特别说明
1.参赛作品必须为参赛者原创,不得在网上下载素材进行拼接剪辑,可以使用参赛者以往的拍摄素材,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
2.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版权和道德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参赛者同意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认可大赛主办方有权无偿使用获奖作品举办或参与评奖等活动。
3.作品需紧密围绕民族文化主题展开创作。内容应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具备正确且鲜明的价值取向。若作品出现偏离比赛主题、违背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合行业规范或道德标准等情形,将直接予以淘汰,不予入选。
4.凡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征集办法的各项规定。
联 系 人:孔晴
联系电话:18584399806
电子邮箱:2859685732@qq.com
党委统战部
共青团吉林艺术学院委员会
学生工作部(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5年7月3日
附件1
吉林艺术学院首届大学生民族文化节
“石榴花开映团结 青春同心‘艺’家亲”主题短视频比赛报名表
作品名称 |
|
作品类型 |
|
作品时长 |
|
参赛人员 (不超过5人) |
|
指导教师 (不超过2人) |
|
负责人及 联系电话 |
|
作品简介 (200字以内) |
|
组员及分工 |
|
备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