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成果   .   科研活动   .   正文
跨校对话!“薪技艺”展览中的艺术解读与交流
2025-08-18
编辑:   |   文件来源:艺术管理学院

跨校对话!“薪技艺”展览中的艺术解读与交流

在2023“薪技艺”青年工艺美术展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共教育项目与跨校交流活动在此展开。吉林艺术学院视觉艺术管理系2021级视觉艺术策划班的同学们,对展览进行解读与导赏,依托展出作品,进行一场总主题为“造型之界”,分主题为“厚壤之灵”“静观玻璃”“纤维语言”的公共教育项目,并与吉林警察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长春建筑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和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专业的同学们开展一次跨院校、跨专业的对话和交流,完成了视觉艺术机构公共文化服务课程的课堂实践。活动宣传海报

此次公共教育项目总主题为“造型之界”,下设“厚壤之灵”“静观玻璃”“纤维语言”三个分主题,对应着展览中陶瓷、玻璃、纤维等不同工艺美术门类作品。同学们深入研究展品,挑选出重点作品,并提炼出相关关键词,旨在从观众视角出发,对展览进行独特解读与导赏。

活动海报

活动现场,2021级视觉艺术策划班的导赏同学热情地向来自吉林警察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长春建筑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的同学们介绍展品。在“厚壤之灵”展区,面对精美的陶瓷作品,导览员详细讲解着陶瓷的制作工艺,从泥料的选择、塑形的手法,到烧制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如何共同造就眼前独特的纹理与色彩,让观众感受到泥土在艺术家手中“重生”的魅力 。

导览小伙伴对作品进行导赏讲解

“静观玻璃”区域,光线透过形态各异的玻璃艺术品,折射出梦幻的色彩。导览员分享着玻璃艺术从吹制、热塑到冷加工等不同技法,以及艺术家如何利用玻璃的透明、易碎等特性,表达对光影、空间的理解,现场同学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在“纤维语言”板块,同学们围绕纤维作品的材质、编织方式展开讨论,探讨柔软的纤维如何通过艺术家的构思,转化为富有立体感与表现力的艺术作品,呈现出独特的“纤维语言”。

这次跨院校、跨专业的交流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理解了工艺美术作品的魅力,更在思维碰撞中拓宽了视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从各自角度发表见解,为艺术解读带来全新视角。未来,期待更多此类活动,持续推动艺术教育与文化交流的发展 。

版权所有 © : 吉林艺术学院 | 艺术管理学院